您好,微网欢迎您!登录  |  注册

“媒资联姻”启示录:公众号+微商城让“窗口”变身“渠道”

 

今年以来,马云将投资新媒体“Thrive”的消息吵得沸沸扬扬。商业大佬热衷媒体并购由来已久,不过这次,人民日报罕见发声质疑“媒资联姻”背后的逻辑,为如火如荼的资本盛宴敲响警钟。阿里、腾讯、万达等商业巨头为何偏爱媒体?纳入巨头业务版图后的媒体是否沦为企业的营销工具和广告渠道?人民日报发文又有哪些深意?业内专业人士分析强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渠道”不再是传统企业按传统模式去执行把控的,而应该将“窗口”连接“渠道”,直接连接粉丝让自由流量变现,同时也利用自身流量实现“跨界”,这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垂直O2O模式


BAT也偏爱利用媒体变身营销工具和广告渠道

 

近年来,商界巨头收购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案例屡见不鲜。近日,又传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将投资新媒体“Thrive”的消息。商界巨头们为何青睐传媒行业?其对未来媒体发展格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是马云第一次对媒体感兴趣。去年11月,马云洽购《南华早报》的消息就曾搅动社会舆论的一池春水。从2009年,马云从着手架构电商平台之外的“媒体王国”开始,阿里巴巴已经公开的传媒并购或投资案例就达数十起,这些既包括2015年,阿里巴巴以12亿元入股第一财经传媒,也包括了对虎嗅网、36氪等新兴互联网媒体的投资,还包括了入股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华数传媒、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功架构出一个体系完整的媒体集群。

 

除了马云,许多商界大佬也都热衷于媒体并购。去年7月,王健林领导的万达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的交易正式完成交割。瑞士盈方为全球五大体育营销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内容制作及转播公司。这意味着万达掌握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体育传媒集团。 此外,复星与南方报业集团合资合作成立“广东21世纪出版服务公司”,恒大收购香港的新传媒集团,也都显示出商业巨头对媒体行业的巨大兴趣。

 

利用窗口增强话语权

 

业内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在BAT(百度、阿里、腾讯3家企业的简称)中,腾讯和百度都在新闻内容领域拥有了自己的入口——腾讯新闻和百度新闻。而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则在媒体方面存在缺口,因此,其对传媒行业的一系列收购行为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补齐业务生态链上的媒体短板。

 

还有万达也在布局“窗口”切入——盈方是世界上最好的体育电视内容制作公司之一,同时还负责国际足联在亚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赛事转播独家销售权。这意味着万达可以通过此次收购迅速找到世界体育产业的入口,实现快速切入。

 

从互联网各方大佬布局“窗口”行为来看,增强话语权是他们频频出手的原因, 万达对盈方体育的并购也是在这一逻辑下进行的。财团资本对媒体的投资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财经媒体方面。目前,国内几家财经媒体——21世纪传媒、财新传媒、第一财经、经济观察报等均已获得国内各大财团的投资,这多少体现出财团们希望在财经舆论上掌握主动权的考量。而马云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兵买马,则更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在公众号上发布营销信息和用户打开链接后到商家微商城

 

自媒体的话语权通过社交媒体成功登陆。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从平台中诞生,他们的观点和作品不再受传统媒体的限制,几乎是井喷式的第二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也百花齐放。而国内社群电商示范企业却利用自身平台帮助商家打造属于商家自己的垂直O2O平台,让企业的公众号这一对外窗口变身变现“渠道”,这便是社群电商的魅力所在。

 

在微信火热发展的趋势下,诸多企业商家都开通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起初目的就是想要经营一个自己的天地,传播自己的文化,但是内容传播的时代已经进入成熟期,没有开发的微信公众号,仅可用作信息发布、品牌宣传等图文内容展示目的,不具备平台化的功能,无法实现资源的真正转化。在“互联网+”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要想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突围,利用O2O多用户微信营销系统或许就能实现。

 

 

文章编辑:Micronet微网  最好的微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资讯  可报名申请或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83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