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老品牌也遭遇天花板,看看2016年有哪些企业继续走下坡路。
1.美特斯邦威
作为中国早期发展起来的本土零售服饰品牌,美特斯邦威可谓是尝尽了市场红利时代温水煮青蛙时的舒适生活。面对互联网的来势汹汹,美特斯邦威转型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丢掉了品牌本身应有的产品高度就无法在竞争者存活。在过去的2016年,美特斯邦威没逃得过关店的宿命,3年关店1600家,节节败退。
2.李宁
李宁的电商渠道销售额已远超过实体业绩,日益攀升的店面租金,迫使其不得不逐渐关闭门店,3年累计1800家,未来电商渠道将会是带动李宁增长的唯一动力引擎。
3.百丽
百丽可以算得上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女鞋品牌之一,不过曾经每日就有2-3家实体店诞生的神话模式似乎与如今的不断地关店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达芙妮
同为女鞋知名品牌,达芙妮与百丽的问题大同小异,业绩不佳,租金压力大。一线大明星代言也没将其救活,2016年线下收窄,关闭了超500家实体店。
5.波司登
波司登连续19年在羽绒服市场上市场占有率第一,但羽绒服业务下滑,男女装业务拓展受阻,波司登的业绩跌入了一个冷冬。品牌在凋零,渠道在萎缩,在转型路上,波司登举步维艰。
6.万达百货
受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大型零售百货遭遇的冲击显得更为直接。万达百货去年在全国多个二线城市均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巨额亏损,关闭部分拖垮现金流的门店也是在转型成本巨大的背景下做出的不得已的决定。
7.沃尔玛
2016年初沃尔玛宣布全球关269店,而在中国2016已关10店,关的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店。主要原因为受本土超市品牌崛起的冲击,如永辉、华润超市。
8.梅西百货
美国服饰百货业受线上购物与景气寒冬影响,面临解散潮,梅西百货与希尔思公司于前不久宣布关闭218家店,裁员10000人,将把节省下的资金用于扶持效益较好的门店以及线上渠道的铺展。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资讯 可报名申请或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830-8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