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信支付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大会,参与者均为微信支付服务商,而这些服务商里面不乏知名第三方支付公司、商业银行。然而,微信支付官方现场公布了一批违规服务商及处罚方式。
公开点名的违规服务商涉及支付机构的有:
深圳中X支付
深圳乐X科技
福建国通X驿
深圳瑞X信
随X付
同样拥有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却成了微信支付的服务商,到头来还被微信支付毫无情面公开批评。
这就尴尬了,大写的尴尬!
据某支付公司高层表述,在三年前微信刚起步阶段,曾广泛拜访各家支付公司,希望进行微信支付的相关业务合作。2013/14年的时候正是各大支付公司风生水起赚钱的膨胀时期,他们并没有把来自微信支付的人当回事儿,有些避而不见有些敷衍了事,即便是愿意聊的也发现根本听不懂微信的人在说什么。
未曾想,用不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用了三年,仅仅是三年,各大支付公司开始向微信支付示好,并且以多年没改进的传统POS机增加了扫码支付为本公司的产品亮点大肆宣传。甚至于有些支付公司所谓的做扫码支付(C扫B)直接就是卖起了一张张小卡片。
支付公司本身或许并没有错,但是实际上微信支付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降维打击。
这两年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过线下扫码的方式如洪水猛兽般向线下商户中蔓延,打破了原本相对稳定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竞争态势和市场空间的变化给那些第二梯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孙江涛就曾说:「就在我们和快钱打得正火热之时,突然发现,连战场都没了,这就是毁灭性的降维打击。」
微信是如何一步步开始它的支付之旅的呢?深扒互联网金融曾经做过一段总结,精简之后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社交转账工具
提起微信支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微信红包。微信本身自带社交属性,以社交带动红包流量是腾讯做支付的入门之路。由此可见,红包带给微信支付的绝对优势,用户为了发红包而去绑定银行卡,这一动作可以为微信支付带来大量用户。
第二阶段:消费场景布局
钱包里有了钱,该怎么花出去呢。基于此微信支付衍生了第二阶段,开始了消费场景的布局。以社交起家的腾讯,与以电商起家的阿里相比,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腾讯对于电商始终是有情结在。在基于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拥有社交优势的腾讯发挥的并不如人意。优势并不足以弥补短板,微信支付的市场状态略显停滞,发展中道。
第三阶段: 发动金融属性
支付的终点是金融,BAT做支付的最终目的都是发展各自的互联网金融事业,腾讯也不例外。“以支付为基础,融合社交优势,是腾讯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色。”腾讯副总裁赖智明在描述腾讯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时这样说到。
微信支付的三个阶段,不论是从流量、场景还是金融来说都有所成就,稳居龙头地位。
反观其他支付公司,同时期又做了什么呢?
疯狂的套码套利的同时,预授权事件10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罚,数起代理商拉横幅维权事件,三张预付卡支付牌照遭注销,二清跑路事件频发涉案资金巨大,银联商务通联支付等天价罚单等等各种负面层出不穷。
当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样的支付公司,坐拥海量数据海量用户,背靠大树好乘凉。多数支付公司的支付核心是做受理端,而支付宝和微信因为本身资源优势做的是账户端。
“现在开始还不晚!”
或许,我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你们。
(本文转自支付之家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微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文章编辑:Micronet微网 最好的微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资讯 可报名申请或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83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