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早间消息,部分网友发现,腾讯微信已开始悄然在朋友圈内测试信息流广告,朋友圈内被“插入”了一条来自账户名称为“微信团队”的信息。该信息展现形式与普通信息一样,只是在右上角多了“推广”2字,点击可以显示这是由赞助商提供的推广信息,同时还提供了“我不感兴趣”的按钮。预示着微信将在商业化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所谓信息流广告,也称Feeds广告,即在用户查看的好友动态中插入推广信息,并依据社交群体属性根据用户喜好进行智能推荐。展现方式以图片为主,采用CPC(cost per click)模式按点击收费。
据了解,信息流广告这种形式第一次被运用是在2011年7月,国外社交平台Twitter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用户发布的消息之间插入广告,并按照用户参与度收费。随后,信息流广告形式逐渐成为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首选广告形式,国内的微博、QQ空间(移动端)也有类似的广告形式。
现在,信息流广告正在成为移动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国外社交网站为例,2013年第四季度,Twitter的移动广告营收占比达75%,Facebook移动广告收入占比提高至53%,并主要受益于信息流广告的积极尝试。
根据腾讯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39%至4.68亿。可见,微信朋友圈正在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分享平台之一,其中也蕴藏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微信自上线以来一直是免费向用户开放,如今植入广告也是趋势使然。
微信除了拥有大量用户和较高的活跃度,其粘性以及用户使用时间也都超过其他社交媒体,对于广告主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广告投放平台。并且,信息流广告还有这样的优势,即把用户价值放在首位,平衡了广告主和用户之间的不同利益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用户体验。
分析人士称,在考虑到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微信商业化进程一直发展较为缓慢,如果利用先进的内容匹配技术,让广告的触达更加精准和个性化,那么微信的信息流广告就能把移动广告变成对用户来说有价值的信息。
文章编辑:微网网络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83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