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消费者,今天在实体店购物,明天在网上购物,后天,她又跑到微信购物。消费者喜欢不同的购物体验,然而这种跨界消费方式对商家来说却是心头伤。
当网上书店悄声夺势时,很多传统书店严防死守,不跨互联网一步,后果便是现在很多城市,传统书店大多销声匿迹。
当年电商侵袭,百思买不涉电商一步,终只能退出中国市场。
“跨界消费时代”,如果你不跨过去,你永远不会知道对面的风景。
徐静蕾,从演员到导演,是跨界。
李宁,从运动员到企业家,是转型。
跨界,从A跨到B,意味着A、B两者之间是具有共通性的,否则,便不是跨界,而是转型了。比如美国前总统里根,从演员到总统,那是转型。
在这变化快得来不及感受的时代,转型似乎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但拿到互联网上来说,冲动盲目的转型却可能是一场灾难。
试想一下,当电商潮流把实体店冲击得找不着北的时候,如果实体店完全放弃原有的经营模式,就此转型电商,会怎样?依然可能找不着北。
当移动互联渐渐逼近传统互联家门口时,当传言移动互联取代传统互联将是一种趋势时,如果有传统互联的企业贸然转战移动互联而置传统互联不闻不顾,那也将是一场冲顶之灾,一旦如此做了,便是置自己的企业于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不可否认,11亿移动互联用户势头的逐渐强壮,4亿微信用户的活跃,使得移动购物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趋势,移动购物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毕竟,传统互联的铁将军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但难以撼动并不意味着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些死守传统互联,把移动互联当成洪水猛兽却又充耳不闻的企业,终将要在这个逐渐融合的时代被抛弃。
面对变幻莫测的网购市场,成功的经营原则只有一条:哪里有人流,咱们就把网店开到哪里。
传统互联6亿用户、移动互联11亿、微信近5亿,还有发轫过猛而成长有点缓慢的易信用户,一个也不能少。要应对喜欢不同网购体验的消费者,单独作战显然不可取,布局一切可能有的市场才是明智之举。
然而企业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贪大求全的后果可能是满盘皆输。建议对自己的运营能力、精力很自信的企业再考虑跨界运营,把尽可能的销售渠道一网打尽。
跨界。跨多远?
Micronet四网合一的微信商城系统跨越传统互联、3G手机、微信、易信。几乎把互联网网购市场(传统互联加移动互联)一网而尽。
PC端
微信端
手机端
易信端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微信跟易信不是死对头么?怎么跨越?四网合一的微信商城系统就是能让他们友好合作。
四网,是一种互补关系,然而它不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互补,而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互补,真正做到确保用户为中心。
四网合一,不是贪大求全,不是不专注。当一个科技符号已经无法诠释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再现一种综合消费体验时,就需要几种科技符号联合起来进行诠释和再现。
不少企业担心四网运营会花费太多的精力。事实上,四网的管理如同一网。
由于四网一体,所以只需一个后台管理,数据是实时同步的。打个比方,在微信商城、手机商城、网上商城、易信商城录一个产品资料各需10分钟,录完总共40分钟,而有了四网合一的商城后台,可节省30分钟。录一个产品节省30分钟,对于那些商品繁复的零售商来说,能把节省下来的精力拿来更好地在经营企业。
微信商城后台
而且,四网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无缝融合。微信商城和易信商城的运营模式基本相同,而手机商城也可以在微信商城和易信商城里得到展示,我们强调的是各个不同类型商城之间的友好互助,他们就像一个个角色,为同一出戏倾尽全力。
传统互联和移动互联是对手,更是合作伙伴,没有谁能取代谁,取长补短,融合才是趋势。
跨界的终极境界,是无界。
文章编辑:微网网络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想在微信上开店吗?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了解开通的步骤 或点击报名进行在线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