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日引起热议的支付宝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央行于13日连发两份“特急文件”叫停。按照原计划,这些和常见的信用卡区别在于没有实体卡片的虚拟信用卡,本来有望在下周面市。14号上午,叫停消息突然传出,14号下午,央行最终证实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
据了解,中国央行下发文件解释叫停的原因时表示:“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手机终端业务模式,它的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则突破了现有的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而不仅仅是虚拟信用卡产品,事实上,根据上述“特急文件”,包括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譬如,打车后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功能,以及在商店购物后扫二维码支付等功能,统统都被叫停。
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主要是指中信银行联合腾讯推出的微信信用卡、与阿里旗下支付宝合作发布的淘宝异度卡。美国花旗银行有关这两种虚拟信用卡的研究报告认为,“表面上看,好像传统商业银行意欲通过合作在互联网领域分一杯羹”,“实质上反映出一个更大的趋势——互联网企业扩张进入贷款与银行业务领域”。
对于上述文件,央行有关人士强调,目前只是暂停,而不是完全叫停。而之所以暂时叫停,是因为“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等等。
“央行措施的出台是非常及时必要的,不能因为它是一个新的东西,就完全没有规矩。”经济学家左小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有些人对市场化和创新的理解都很偏颇,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不能忽略了基本风险防范,专业人员更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传统的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监管机构对申请人要进行亲访、亲签、亲核的“三亲”监管要求,尽管中信银行所酝酿的虚拟信用卡采取了包括调低信用卡额度、引入保险公司等方式尽量降低监管风险,但明显不符合央行的监管要求。
文章编辑:微网网络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扫描下面二维码,获取更多业内资讯